4新闻中心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中心  -> 新闻动态

贴片电阻与二三极管协同优化雷达驱动电路的抗浪涌能力

文章出处:平尚科技 责任编辑:平尚科技 发表时间:2025-03-20
  

​贴片电阻与二三极管协同优化雷达驱动电路的抗浪涌能力


在智能驾驶系统中,77/79GHz毫米波雷达的驱动电路需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稳定运行,其面临的浪涌冲击(如负载突降、静电放电)可能导致芯片烧毁或信号失真。传统设计中,贴片电阻与二三极管往往独立承担限流或电压钳位功能,但单一元件的性能局限易造成保护盲区。东莞市平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基于AEC-Q200车规认证标准,创新开发贴片电阻与二三极管的协同优化方案,通过器件参数匹配与布局设计,系统性提升雷达驱动电路的抗浪涌能力。




车规级驱动电路的浪涌风险与协同设计逻辑


雷达驱动电路中的浪涌电压主要来源于电源波动(如电机启停)、外部ESD(静电放电)及雷击感应,瞬时峰值可达数百伏。传统方案中,贴片电阻仅用于限流,而瞬态抑制二极管(TVS)负责电压钳位,但两者响应速度与能量耗散能力的差异可能导致保护失效。例如,TVS二极管若未与限流电阻精确匹配,可能在纳秒级浪涌下因过电流而热击穿。




平尚科技的协同设计以动态阻抗匹配为核心,针对车规场景定制贴片电阻与二三极管的参数组合。其贴片电阻采用金属陶瓷复合材料,通过低电感设计(<1nH)降低高频浪涌下的寄生振荡,同时耐受峰值功率达100W/μs;匹配的TVS二极管优化了雪崩击穿电压与钳位响应时间(<0.5ps),确保在电阻限流后快速吸收剩余能量。这一设计将浪涌抑制效率提升至98%,远超行业平均水平。



材料创新与车规级可靠性验证


为满足AEC-Q200对车载元器件的严苛要求,平尚科技在贴片电阻中引入氮化铝基板与银钯电极,使其在-55℃~175℃极端温度下的阻值漂移率低于±0.5%,并具备抗硫化特性,避免长期湿热环境下的性能衰减。二三极管则采用玻璃钝化工艺与铜引线框架,击穿电压一致性控制在±2%以内,且通过1500次温度循环(-40℃↔125℃)测试后仍保持稳定钳位特性。




在雷达驱动电路布局中,平尚电子提出“电阻-二极管-接地”三级防护架构:贴片电阻作为第一级缓冲,将浪涌电流限制在TVS二极管的安全工作区间;二极管作为第二级钳位,将电压峰值压制至芯片耐受阈值以下;第三级通过接地电阻实现剩余能量泄放。某自动驾驶域控制器厂商的实测数据显示,该方案可将10kV接触放电ESD的残余电压从120V降低至18V,响应时间缩短至1.2ns,显著降低雷达误触发概率。



行业应用与车规认证价值




平尚电子的协同优化方案已通过AEC-Q200认证,并批量应用于多家车企的毫米波雷达模组。以某新能源车型的角雷达为例,其驱动电路搭载平尚车规级贴片电阻(0805封装,0.5Ω±1%)与TVS二极管(SMA封装,36V钳位电压)后,在ISO 7637-2标准测试中成功抵御100V/2Ω浪涌脉冲冲击,系统故障率下降70%。

未来,平尚电子将进一步整合电阻、二极管与电感的多器件协同保护技术,开发集成化浪涌抑制模组,并引入AI驱动的电路健康监测算法,为L4级以上自动驾驶系统构建全链路防护体系。

Hello!

平尚电子公众号

微信扫一扫

享一对一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