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新闻中心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中心  -> 新闻动态

​车载无线充电设备:固态电容高频散热与寿命优化实践

文章出处:平尚科技 责任编辑:平尚科技 发表时间:2025-04-12
  
​车载无线充电设备:固态电容高频散热与寿命优化实践



随着新能源车对高功率无线充电需求的激增,车载充电桩需在85kHz~150kHz高频场景下实现高效能量传输,同时确保极端温度环境下的长寿命运行。作为谐振电路的核心储能元件,固态电容的散热性能与高频稳定性直接决定充电效率与系统可靠性。东莞市平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(平尚科技)通过AEC-Q200与IATF 16949双认证的固态电容及散热优化方案,为行业提供了高功率无线充电的技术标杆。





高频散热挑战:温升与寿命的零和博弈

无线充电桩的DC-AC逆变模块需在高频下工作,传统电解电容因ESR高(>20mΩ@100kHz)、热阻大,易导致局部温升超80℃,引发容量衰减甚至起火风险。以某客户的22kW无线充电桩为例,其电容在满负荷运行时温升达75℃,寿命从标称的1万次循环骤降至3000次,充电效率从95%降至88%。平尚科技的固态电容采用纳米碳管掺杂导电高分子材料,结合铜基板嵌入式散热设计,ESR低至1mΩ@100kHz,温升压缩至45℃,寿命延长至20万次,充电效率恢复至98%。



车规级技术路径:材料与结构的双重突破
平尚科技的固态电容通过三大核心技术实现高频散热与寿命优化:

1.导电高分子材料:电导率​高达5000S/m,较传统电解液提升50倍,ESR降低至1mΩ@100kHz,高频损耗减少80%;

2.三维散热架构:铜基板与真空微通道散热技术结合,热​阻降至5℃/W,150℃满载工况下温升<15℃;

3.冗余电路设计:双电容并联布局,单点失效时备用电容1​ms内无缝接管负载,确保充电零中断。





全场景车规测试:从实验室到极端工况验证

平尚科技构建“高功率无线充电极限测试平台”,覆盖新能源车典型场景:

  • 高频动态负载测试:模拟30kW​瞬时功率冲击(脉宽2ms),电容电压跌落<±2%,温升<20℃;
  • 复合应力老化:-40℃冷启动+150​℃高温+50G振动同步加载(ISO 16750),容值漂移<±0.5%,失效率<0.01%;
  • EMC辐射验证:10米法​暗室(CISPR 25)测试显示,5.8GHz频段辐射噪声降低30dB,通过Class 5限值。

某头部新能源车企采用该方案后,充电桩效率从90%提升至98%,MTBF(平均无故障时间)从3000小时延长至5万小时,并通过ISO 26262 ASIL-C功能安全认证,量产良率达99.8%。




技术前瞻:碳化硅协同与智能热管理
为应对下一代50kW超高功率无线充电需求,平尚科技推出“SiC器件+智能电容”集成方案:

  • 碳化硅协同设计:SiC MOSFET的​200kHz高频开关与固态电容低ESR特性结合,系统损耗降低35%,功率密度提升至8kW/L;
  • AI温控策略:内置温度传感器通过CA​N总线实时反馈数据,动态调节散热风扇与电容充放电速率,温升再降10℃;
  • 区块链溯源:电容生产数据(如材​料批次、工艺参数)上链存储,实现全生命周期可追溯,质控效率提升90%。


其原型产品已通过某车企48小时满负荷测试(50kW连续输出),电容温升稳定在25℃以内。



在新能源车无线充电向高功率、高可靠性迈进的进程中,平尚科技通过AEC-Q200与IATF 16949双认证的固态电容及散热优化方案,为行业定义了高频散热与长寿命的技术标杆。从材料革新到智能化协同,平尚科技正以创新实力推动车载能源管理的边界拓展,为未来“无感补能”生态的普及奠定核心基石。

Hello!

平尚电子公众号

微信扫一扫

享一对一咨询